【我在大明观天象】小说免费阅读,请收藏 钢笔小说【goboo.cc】
在古代,百姓家中没有准确的计时器,所以很难掌握准确时间。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在经过长期演变后,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更鼓报时制度。
因报时要求极高的精确性,各朝代都是由专业的官方机构负责。
《明会典》有载,凡定时刻有漏、换时有牌、报更有鼓、警晨昏有钟鼓、其器皆设于谯楼。轮差漏刻博士、提调阴阳人、如法调壶换牌。
明初,京城负责报时的谯楼起初由顺天府管理。
直到正统六年,谯楼才被划为钦天监管辖。
在宋明时期,夜间被分为五更,初更为戌时,五更为寅时,申末卯初为亮更。
定更及亮更,都是先击鼓后撞钟,而二更至五更天,则只撞钟不击鼓,这期间,谯楼会派出更夫巡夜打更。
家住正西坊的乔十八,就是谯楼所属的一名更夫,负责在本坊巡夜打更。
“邦,邦邦邦邦——”
当钟楼钟声再次响起,乔十八也敲响了手中的梆子,梆子声一快四慢,是为五更天。
敲完梆子,也就意味着今晚的打更工作结束,乔十八打着哈欠,深一脚浅一脚往家走,准备回去补觉。
当走到老槐树街的时候,乔十八不禁一愣,本来昏昏欲睡的脑袋清醒了三分。
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,乱码错字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阅读。
